索隱。七十二國、太史公舊。餘四十五國、褚先生補也。
太史公曰。匈奴絕和親、攻當路塞。閩越擅伐、東甌請降。二夷交侵、當盛漢之隆、以此知功臣受封侔於祖考矣。何者。自詩書稱三代「戎狄是膺、荆荼是徵」、一齊桓越燕伐山戎、武靈王以區區趙服單于、秦繆用百里霸西戎、吳楚之君以諸侯役百越。況乃以中國一統、明天子在上、兼文武、席卷四海、內輯億萬之衆、豈以晏然不為邊境征伐哉。自是後、遂出師北討彊胡、南誅勁越、將卒以次封矣。
一集解。毛詩傳曰。「膺、當也。」鄭玄曰。「徵、艾。」 索隱。荼音舒。徵音澄。
國名 侯功 元光 元朔 元狩 元鼎 元封 太初已後
翕
索隱。音吸。案。漢表在內黃也。
匈奴相降、侯。元朔二年、屬車騎將軍、擊匈奴有功、益封。 三
四年七月壬午、侯趙信元年。
五
六年、侯信為前將軍擊匈奴、遇單于兵、敗、信降匈奴、國除。
持裝
索隱。漢表作「轅」、在南陽也。
匈奴都尉降、侯。 六年後九月丙寅、侯樂
索隱。音岳。元年。
六 六 元年、侯樂死、無後、國除。
親陽
索隱。漢表在舞陰也。
匈奴相降、侯。 三
二年十月癸巳、侯月氏元年。
五年、侯月氏坐亡斬、國除。
若陽
索隱。表在平氏也。
匈奴相降、侯。 三
二年十月癸巳、侯猛元年。
五年、侯猛坐亡斬、國除。
長平
索隱。地理志縣名、在汝南。
以元朔二年再以車騎將軍擊匈奴、取朔方、河南功侯。元朔五年、以大將軍擊匈奴、破右賢王、益封三千戶。 五
二年三月丙辰、烈侯衞靑元年。
集解。徐廣曰。「靑以元封五年薨。」
六 六 六 太初元年、今侯伉元年。
平陵
索隱。表在武當。
以都尉從車騎將軍靑擊匈奴功侯。以元朔五年、用遊擊將軍從大將軍、益封。 五
二年三月丙辰、侯蘇建元年。
六 六
六年、侯建為右將軍、與翕侯信俱敗、獨身脫來歸、當斬、贖、國除。
岸頭
索隱。表在皮氏。
以都尉從車騎將軍靑擊匈奴功侯。元朔六年、從大將軍、益封。 五
二年六月壬辰、侯張次公元年。
元年、次公坐與淮南王女姦、及受財物罪、國除。
平津
索隱。表在高城。
以丞相詔所褒侯。 四
五年十一月乙丑、獻侯公孫弘元年。
二
四
三年、侯慶元年。
六 三
四年、侯慶坐為山陽太守有罪、國除。
涉安 以匈奴單于太子降侯。 一
三年四月丙子、侯於單
索隱。音丹。
元年。
五月、卒、無後、國除。
昌武
索隱。表在武陽。
以匈奴王降侯。以昌武侯從驃騎將軍擊左賢王功、益封。 三
四年十月庚申、堅侯趙安稽元年。
六 六 一
五
二年、侯充國元年。
太初元年、侯充國薨、亡後、國除。
襄城
索隱。漢表作「襄武侯乘龍」、不同也。案。韓嬰亦封襄城侯、地理志襄城在潁川、襄武在隴西也。
以匈奴相國降侯。 三
四年十月庚申、侯無龍元年。
集解。一云「乘龍」。
六 六 六 一
太初二年、無龍從浞野侯戰死。
二
三年、侯病已元年。
南奅
集解。徐廣曰。「匹孝反」。索隱。徐廣曰。「匹孝反」。劉氏「普敎反」。張揖「奅、空也。」纂文云「奅、虛大也。」茂陵中書云「南奅侯」、此本字也。衞靑傳作「窌」。說文以為從穴、音柳宥反。從大、音疋孝反。
以騎將軍從大將軍靑擊匈奴得王功侯。太初二年、以丞相封為葛繹侯。 二
五年四月丁未、侯公孫賀元年。
六 四
五年、賀坐酎金、國除、絕、七歲。
十三
太初二年三月丁卯、封葛繹侯。征和二年、賀子敬聲有罪、國除。
合騎
索隱。表在高城也。
以護軍都尉三從大將軍擊匈奴、至右賢王庭、得王功侯。元朔六年益封。 二
五年四月丁未、侯公孫敖元年。
一
二年、侯敖將兵擊匈奴、與驃騎將軍期、後、畏懦、當斬、贖為庶人、國除。
樂安
索隱。安樂表在昌、地理志昌縣在琅邪也。
以輕車將軍再從大將軍靑擊匈奴得王功侯。 二
五年四月丁未、侯李蔡元年。
四
五年、侯蔡以丞相盜孝景園神道壖地罪、自殺、國除。
龍覦�
索隱。地理志縣名、屬平原。劉氏音額。崔洁音洛、又云「今河閒有龍覦村、與弓高相近。」
以都尉從大將軍靑擊匈奴得王功侯。元鼎六年、以橫海將軍擊東越功、為案道侯。索隱。漢表以龍覦、案道為二人封、非也。韋昭云案道屬齊也。 二
五年四月丁未、侯韓說元年。
六 四
五年、侯說坐酎金、國絕。二歲復侯。
六
元年五月丁卯、案道侯說元年。
十三
征和二年、子長代、有罪、絕。子曾復封為龍覦侯。
隨成
索隱。表在千乘。
以校尉三從大將軍靑擊匈奴、攻農吾、先登石累、索隱。累音壘、險阻地名。漢表作為「舋」、音門。得王功侯。 二
五年四月乙卯、侯趙不虞元年。
三
三年、侯不虞坐為定襄都尉、匈奴敗太守、以聞非實、謾、
索隱。謂上聞天子狀不實、為謾、而國除。謾音木干反。國除。
從平
索隱。表在樂昌邑。
以校尉三從大將軍靑擊匈奴、至右賢王庭、數為鴈行上石山先登功侯。 二
五年四月乙卯、公孫戎奴元年。
一
二年、侯戎奴坐為上郡太守發兵擊匈奴、不以聞、謾、國除。
涉軹
索隱。漢表軹在西安、無「涉」字。地理志西安在齊郡。涉軹猶從驃然、皆當時意也、故上文有涉安侯。
以校尉三從大將軍擊匈奴、至右賢王庭、得王、虜閼氏功侯。 二
五年四月丁未、侯李朔元年。
元年、侯朔有罪、國除。
宜春
索隱。志縣名、屬汝南。豫章亦有之。
以父大將軍靑破右賢王功侯。 二
五年四月丁未、侯衞伉元年。
六 元年、伉坐矯制不害、國除。
陰安
索隱。志縣名、屬魏。
以父大將軍靑破右賢王功侯。 二
五年四月丁未、侯衞不疑元年。
六 四
五年、侯不疑坐酎金、國除。
發干
索隱。志縣名、屬東郡。
以父大將軍靑破右賢王功侯。 二
五年四月丁未、侯衞登元年。
六 四
五年、侯登坐酎金、國除。
博望
索隱。志縣名、屬南陽。
以校尉從大將軍六年擊匈奴、知水道、及前使絕域大夏功侯。 一
六年三月甲辰、侯張騫元年。
一
二年、侯騫坐以將軍擊匈奴畏懦、當斬、贖、國除。
冠軍
索隱。縣名、屬南陽。
以嫖姚校尉再從大將軍、六年從大將軍擊匈奴、斬相國功侯。元狩二年、以驃騎將軍擊匈奴、至祁連、益封。迎渾邪王、益封。擊左右賢王、益封。 一
六年四月壬申、景桓侯霍去病元年。
六 六
元年、哀侯嬗元年。
元年、哀侯嬗薨、無後、國除。
集解。徐廣曰。「嬗字子侯、為武帝奉車。登封泰山、暴病死」。
衆利
索隱。衆利、表在城陽姑莫、後以封伊卽軒也。
以上谷太守四從大將軍、六年擊匈奴、首虜千級以上功侯。 一
六年五月壬辰、侯郝賢
索隱。郝音呼惡反、又音釋。元年。
一
二年、侯賢坐為上谷太守入戍卒財物上計謾罪、國除。
潦
索隱。表在舞陽。
以匈奴趙王降、侯。 一
元年七月壬午、悼侯趙王煖訾
索隱。煖音況遠反。訾、卽侈反。
元年。
二年、煖訾死、無後、國除。
宜冠
索隱。冠音官。表在昌也。
以校尉從驃騎將軍二年再出擊匈奴功侯。故匈奴歸義。 二
二年正月乙亥、侯高不識元年。
四年、不識擊匈奴、戰軍功增首不以實、當斬、贖罪、國除。
煇渠
索隱。鄕名。案。表在魯陽。煇、上下並音徽。
以校尉從驃騎將軍二年再出擊匈奴、得王功侯。以校尉從驃騎將軍二年虜五王功、益封。故匈奴歸義。 五
二年二月乙丑、忠侯僕多
索隱。漢表作「僕朋」。此云「僕多」、與衞靑傳同。
元年。
三
三
四年、侯電元年。
六 四
從驃
索隱。以從驃騎得封、故曰從驃。後封浞野侯。
以司馬再從驃騎將軍數深入匈奴、得兩王子騎將功侯。以匈河將軍元封三年擊樓蘭功、復侯。 五
二年五月丁丑、侯趙破奴元年。
四
五年、侯破奴坐酎金、國除。
浞野四
三年、侯破奴元年。
一
二年、侯破奴以浚稽將軍擊匈奴、失軍、為虜所得、國除。
下麾
索隱。表在猗氏。麾音撝。
以匈奴王降侯。 五
二年六月乙亥、侯呼毒尼元年。
四
二
五年、煬侯伊卽軒元年。
六 四
漯陰
索隱。表在平原。
以匈奴渾邪王將衆十萬降侯、萬戶。 四
二年七月壬午、定侯渾邪元年。
六
元年、魏侯蘇元年。
索隱。魏、謚。蘇、名。謚法「克捷行軍曰魏」也。
五
五年、魏侯蘇薨、無後、國除。
煇渠
索隱。韋昭云。「僕多所封則作『煇渠』、應庀所封則作『渾渠』。二者皆鄕名、在魯陽。今並作『煇』、誤也。」案。漢表及傳亦作「煇」、孔文祥云「同是元狩中封、則一邑分封二人也。」其義為得。
以匈奴王降侯。 四
三年七月壬午、悼侯扁訾元年。
索隱。漢表作「悼侯應庀。」庀讀必二反。扁、必顯反。訾、子移反。
一
二年、侯扁訾死、無後、國除。
河綦
索隱。表在濟南郡。
以匈奴右王與渾邪降侯。 四
三年七月壬午、康侯烏犂元年。索隱。漢書作為「禽犂。」
二
四
三年、餘利鞮元年。
六 四
常樂
索隱。表在濟南。
以匈奴大當戶與渾邪降侯。 四
三年七月壬午、肥侯稠雕
索隱。漢書衞靑傳作「彫離」。元年。
六 六 二
太初三年、今侯廣漢元年。
符離
索隱。縣名、屬沛郡。
以右北平太守從驃騎將軍四年擊右王、將重會期、索隱。將重、將字上屬。重者、再也。會期、言再赴期。將、去聲。重、平聲。首虜二千七百人功侯。 三
四年六月丁卯、侯路博德元年。
六 六 太初元年、侯路博德有罪、國除。
壯
索隱。表在東平。
以匈奴歸義因淳王從驃騎將軍四年擊左王、以少破多、捕虜二千一百人功侯。 三
四年六月丁卯、侯復陸支元年。
二
四
三年、今侯偃元年。
六 四
衆利
索隱。表、志闕。
以匈奴歸義樓剸王
索隱。剸音專。從驃騎將軍四年擊右王、手自劍合功侯。
索隱。手自劍、謂手刺其王而合戰、封。
三
四年六月丁卯、質侯伊卽軒
索隱。軒、居言反。元年
六 五
一
六年、今侯當時元年。
四
湘成
索隱。表在陽城。
以匈奴符離王降侯。 三
四年六月丁卯、侯敞屠洛元年。
四
五年、侯敞屠洛坐酎金、國除。
義陽
索隱。表在平氏。
以北地都尉從驃騎將軍四年擊左王、得王功侯。 三
四年六月丁卯、侯衞山元年。
六 六 四
散
索隱。表在陽城。
以匈奴都尉降侯。 三
四年六月丁卯、侯董荼吾
索隱。劉氏荼音大姑反、蓋誤耳。今以其人名余吾、余吾、匈奴水名也。元年。
六 六 二
二
太初三年、今侯安漢元年。
臧馬
索隱。表在朱虛。
以匈奴王降侯。 一
四年六月丁卯、康侯延年元年。
五年、侯延年死、不得置後、國除。
周子南君
索隱。表在長社。
以周後紹封。 三
四年十一月丁卯、侯姬嘉元年。
三
三
四年君買元年。
四
樂通
索隱。韋昭云「在臨淮高平」。
以方術侯。 一
四年四月乙巳、侯五利將軍欒大元年。
五年、侯大有罪、斬、國除。
瞭
索隱。音遼。表在舞陽。
以匈奴歸義王降侯。 一
四年六月丙午、侯次公元年。
五年、侯次公坐酎金、國除。
術陽
索隱。述陽、表在下邳。
以南越王兄越高昌侯。 一
四年、侯建德元年。
五年、侯建德有罪、國除。
龍亢
索隱。晉灼云「龍、闕。」左傳「齊侯圍龍」、龍、魯邑。蕭該云「廣德所封土是龍、有『亢』者誤也。」
以校尉摎樂擊南越、死事、子侯。
索隱。摎、居虯反。
二
五年三月壬午、侯廣德元年。
六
六年、侯廣德有罪誅、國除。
成安
索隱。表在郟、志在陳留。
以校尉韓千秋擊南越死事、子侯。 二
五年三月壬子、侯延年元年。
六
六年、侯延年有罪、國除。
昆
索隱。表在鉅鹿。
以屬國大且渠擊匈奴功侯。 二
五年五月戊戌、侯渠復累
索隱。樂彥累、力委反。顏師古音力追反。元年。
六 四
騏
索隱。志屬河東、表在北屈。
以屬國騎擊匈奴、捕單于兄功侯。 二
五年六月壬子、侯駒幾元年。
集解。一云「騎幾」。
六 四
梁期
索隱。志屬魏郡。
以屬國都尉五年閒出擊匈奴、得復累絺縵等功侯。 二
五年七月辛巳、侯任破胡元年。
六 四
牧丘
索隱。表在平原。
以丞相及先人萬石積德謹行侯。 二
五年九月丁丑、恪侯石慶元年。
六 二
二
三年、侯德元年。
瞭
索隱。表在下邳。初以封次公、又封畢取。
以南越將降侯。 一
六年三月乙酉、侯畢取元年。
六 四
將梁
索隱。表、志闕。
以樓船將軍擊南越、椎鋒卻敵侯。 一
六年三月乙酉、侯楊僕元年。
三
四年、侯僕有罪、國除。
安道
索隱。表在南陽。
以南越揭陽令聞漢兵至自定降侯。 一
六年三月乙酉、侯揭陽令史定元年。
六 四
隨桃
索隱。表在南陽。
以南越蒼梧王聞漢兵至降侯。 一
六年四月癸亥、侯趙光元年。
六 四
湘成
索隱。表在堵陽。
以南越桂林監聞漢兵破番禺、諭甌駱兵四十餘萬降侯。 一
六年五月壬申、侯監居翁
索隱。監、官也。居、姓。翁、字。元年。
六 四
海常
索隱。表在琅邪。
以伏波司馬捕得南越王建德功侯。 一
六年七月乙酉、莊侯蘇弘元年。
六 太初元年、侯弘死、無後、國除。
北石
索隱。漢表作「外石」、在濟南。
以故東越衍侯佐繇王斬餘善功侯。 六
元年正月壬午、侯吳陽元年。
三
太初四年、今侯首元年。
下酈
索隱。漢表作「鄜」。
以故甌駱左將斬西于王功侯。 六
元年四月丁酉、侯左將黃同元年。索隱。西南夷傳「甌駱將左黃同」、則「左」是姓、恐誤。漢表云「將黃同」、則「左將」是官不疑。
四
繚嫈
索隱。繚音「繚繞」之「繚」。嫈、案字林音乙耕反。西南夷傳音聊嫈。
以故校尉從橫海將軍說擊東越功侯。 一
元年五月己卯、侯劉福元年。
二年、侯福有罪、國除。
蘌兒
索隱。韋昭云。「在吳越界、今為鄕也。」
以軍卒斬東越徇北將軍功侯。 六
元年閏月癸卯、莊侯轅終古元年。
集解。徐廣曰。「閏四月也」。
太初元年、終古死、無後、國除。
開陵
索隱。表在臨淮。
以故東越建成侯與繇王共斬東越王餘善功侯。 六
元年閏月癸卯、侯建成元年。
臨蔡
索隱。表在河內。
以故南越郎聞漢兵破番禺、為伏波得南越相呂嘉功侯。 六
元年閏月癸卯、侯孫都元年。
東成
索隱。表在九江。
以故東越繇王斬東越王餘善功侯、萬戶。 六
元年閏月癸卯、侯居服元年。
無錫
索隱。表在會稽。
以東越將軍漢兵至棄軍降侯。 六
元年、侯多軍元年。
涉都
索隱。涉多。表在南陽。
以父棄故南海守、漢兵至以城邑降、子侯。 六
元年中、侯嘉元年。
二
太初二年、侯嘉薨、無後、國除。
平州
索隱。表在梁父。
以朝鮮將漢兵至降侯。 一
三年四月丁卯、侯唊元年。
集解。如淳曰。「唊音頰」。
四年、侯唊薨、無後、國除。
荻苴
索隱。音狄蛆。表在勃海。
以朝鮮相漢兵至圍之降侯。 四
三年四月、侯朝鮮相韓陰元年。
澅淸
索隱。表在齊。澅音獲、水名、在齊。又音乎卦反。
以朝鮮尼谿相使人殺其王右渠來降侯。 四
三年六月丙辰、侯朝鮮尼谿相參元年。
騠茲
索隱。騠音啼。表在琅邪。
以小月氏若苴王索隱。苴、子餘反。將衆降侯。 三
四年十一月丁卯、侯稽谷姑
索隱。稽滑姑。元年。
太初元年、侯稽谷姑薨、無後、國除。
浩
索隱。表、志闕。
以故中郎將將兵捕得車師王功侯。 一
四年正月甲申、侯王恢元年。
四年四月、侯恢坐使酒泉矯制害、當死、贖、國除。封凡三月。
瓡讘
集解。徐廣曰。「在河東。瓡音胡。讘、之涉反。」索隱。縣名。案。表在河東、志亦同。卽狐字。
以小月氏王將衆千騎降侯。 二
四年正月乙酉、侯扜者
索隱。扜音烏、亦音汙。元年。
一
六年、侯勝元年。
四
幾
索隱。音機。表在河東。
以朝鮮王子漢兵圍朝鮮降侯。 二
四年三月癸未、侯張𦶣
索隱。韋昭云。「𦶣、姑洛反。」
歸義元年。
六年、侯張𦶣使朝鮮、謀反、死、國除。
涅陽
索隱。表在齊、志屬南陽。
以朝鮮相路人、漢兵至、首先降、道死、其子侯。 三
四年三月壬寅、康侯子最元年。
二
太初二年、侯最死、無後、國除。
右太史公本表
當塗
索隱。表在九江。
魏不害、以圉守尉捕淮陽反者公孫勇等侯。
蒲
索隱。表在琅邪。
蘇昌、以圉尉史捕淮陽反者公孫勇等侯。
潦陽
索隱。潦音遼。表在淸河。
江德、以園廄嗇夫共捕淮陽反者公孫勇等侯。
富民
索隱。表在蘄。
田千秋、家在長陵。以故高廟寢郎上書諫孝武曰。「子弄父兵、罪當笞。父子之怒、自古有之。蚩尤畔父、黃帝涉江」。上書至意、拜為大鴻臚。征和四年為丞相、封三千戶。至昭帝時病死、子順代立、為虎牙將軍、擊匈奴、不至質、誅死、國除。
集解。漢書音義曰。「質、所期處也」。
右孝武封國名
後進好事儒者褚先生曰。太史公記事盡於孝武之事、故復修記孝昭以來功臣侯者、編於左方、令後好事者得覽觀成敗長短絕世之適、得以自戒焉。當世之君子、行權合變、度時施宜、希世用事、以建功有土封侯、立名當世、豈不盛哉。觀其持滿守成之道、皆不謙讓、驕蹇爭權、喜揚聲譽、知進不知退、終以殺身滅國。以三得之一、及身失之、不能傳功於後世、令恩德流子孫、豈不悲哉。夫龍雒侯曾為前將軍、世俗順善、厚重謹信、不與政事、退讓愛人。其先起於晉六卿之世。有土君國以來、為王侯、子孫相承不絕、歷年經世、以至于今、凡百餘歲、豈可與功臣及身失之者同日而語之哉。悲夫、後世其誡之。
一集解。以三得之者、卽上所謂「行權合變、度時施宜、希世用事」也。
博陸 霍光、家在平陽。以兄驃騎將軍故貴。前事武帝、覺捕得侍中謀反者馬何羅等功侯、三千戶。集解。文穎曰。「博、廣。陸、平。取其嘉名、無此縣也。食邑北海河東。」瓚曰。「漁陽有博陸城也」。中輔幼主昭帝、為大將軍。謹信、用事擅治、尊為大司馬、益封邑萬戶。後事宣帝。歷事三主、天下信鄕之、益封二萬戶。子禹代立、謀反、族滅、國除。
秺
集解。漢書音義曰。「音妒。在濟陰成武、今有亭矣。」
金翁叔名日磾、以匈奴休屠王太子從渾邪王將衆五萬、降漢歸義、侍中、事武帝、覺捕侍中謀反者馬何羅等功侯、三千戶。中事昭帝、謹厚、益封三千戶。子弘代立、為奉車都尉、事宣帝。
安陽
索隱。表在蕩陰、志屬汝南。
上官桀、家在隴西。以善騎射從軍。稍貴、事武帝、為左將軍。覺捕斬侍中謀反者馬何羅弟重合侯通功侯、三千戶。中事昭帝、與大將軍霍光爭權、因以謀反、族滅、國除。
桑樂
索隱。表在千乘。
上官安。以父桀為將軍故貴、侍中、事昭帝。安女為昭帝夫人、立為皇后故侯、三千戶。驕蹇、與大將軍霍光爭權、因以父子謀反、族滅、國除。
富平
索隱。志屬平原。
張安世、家在杜陵。以故御史大夫張湯子武帝時給事尚書、為尚書令。事昭帝、謹厚習事、為光祿勳右將軍。輔政十三年、無適過、侯、三千戶。及事宣帝、代霍光為大司馬、用事、益封萬六千戶。子延壽代立、為太僕、侍中。
義陽
索隱。表在平氏。
傅介子、家在北地。以從軍為郎、為平樂監。昭帝時、刺殺外國王、天子下詔書曰。。「平樂監傅介子使外國、殺樓蘭王、以直報怨、不煩師、有功、其以邑千三百戶封介子為義陽侯。」子厲代立、爭財相告、有罪、國除。
商利
索隱。表在徐郡。
王山、齊人也。故為丞相史、會騎將軍上官安謀反、山說安與俱入丞相、斬安。山以軍功為侯、三千戶。上書願治民、為代太守。為人所上書言、繫獄當死、會赦、出為庶人、國除。
建平
索隱。表在濟陽。
杜延年。以故御史大夫杜周子給事大將軍幕府、發覺謀反者騎將軍上官安等罪、封為侯、邑二千七百戶、拜為太僕。元年、出為西河太守。五鳳三年、入為御史大夫。
弋陽
索隱。志屬汝南。
任宮。以故上林尉捕格謀反者左將軍上官桀、殺之便門、封為侯、二千戶。後為太常、及行衞尉事。節儉謹信、以壽終、傳於子孫。
宜城
索隱。表在濟陰。
燕倉。以故大將軍幕府軍吏發謀反者騎將軍上官安罪有功、封侯、邑二千戶。為汝南太守、有能名。
宜春
索隱。志屬汝南。
王訢、家在齊。本小吏佐史、稍遷至右輔都尉。武帝數幸扶風郡、訢共置辦、拜為右扶風。至孝昭時、代桑弘羊為御史大夫。元鳳三年、代田千秋為丞相、封二千戶。立二年、為人所上書言暴、自殺、不殊。子代立、為屬國都尉。
安平
索隱。表在汝南、志屬涿郡。
楊敞、家在華陰。故給事大將軍幕府、稍遷至大司農、為御史大夫。元鳳六年、代王訢為丞相、封二千戶。立二年、病死。子賁代立、十三年病死。子翁君代立、為典屬國。三歲、以季父惲故出惡言、繫獄當死、得免、為庶人、國除。
右孝昭時所封國名
陽平
索隱。志屬東郡。
蔡義、家在溫。故師受韓詩、為博士、給事大將軍幕府、為杜城門候。入侍中、授昭帝韓詩、為御史大夫。是時年八十、衰老、常兩人扶持乃能行。然公卿大臣議、以為為人主師、當以為相。以元平元年代楊敞為丞相、封二千戶。病死、絕無後、國除。
扶陽
索隱。志屬沛郡、表在蕭。
韋賢、家在魯。通詩、禮、尚書、為博士、授魯大儒、入侍中、為昭帝師、遷為光祿大夫、大鴻臚、長信少府。以為人主師、本始三年代蔡義為丞相、封扶陽侯、千八百戶。為丞相五歲、多恩、不習吏事、免相就第、病死。子玄成代立、為太常。坐祠廟騎、奪爵、為關內侯。
平陵
索隱。表在武當。
范明友、家在隴西。以家世習外國事、使護西羌。事昭帝、拜為度遼將軍、擊烏桓功侯、二千戶。取霍光女為妻。地節四年、與諸霍子禹等謀反、族滅、國除。
營平
索隱。表在濟南。
趙充國。以隴西騎士從軍得官、侍中、事武帝。數將兵擊匈奴有功、為護軍都尉、侍中、事昭帝。昭帝崩、議立宣帝、決疑定策、以安宗廟功侯、封二千五百戶。
陽成
索隱。表在濟陰、非也。且濟陰有城陽縣耳、而潁川汝南又各有陽城縣、「城」字從「土」、在「陽」之下、今此似誤、不可分別也。
田延年。以軍吏事昭帝。發覺上官桀謀反事、後留遲不得封、為大司農。本造廢昌邑王議立宣帝、決疑定策、以安宗廟功侯、二千七百戶。逢昭帝崩、方上事並急、因以盜都內錢三千萬。集解。漢書·百官表曰「司農屬官有都內。」發覺、自殺、國除。
平丘
索隱。志屬陳留、表在肥城。
王遷、家在衞。索隱。一作「衙」、音牙。地理志衙縣在馮翊。為尚書郎、習刀筆之文。侍中、事昭帝。帝崩、立宣帝、決疑定策、以安宗廟功侯、二千戶。為光祿大夫、秩中二千石。坐受諸侯王金錢財。漏洩中事、誅死、國除。
樂成
索隱。表在平氏、志屬南陽。
霍山。山者、大將軍光兄子也。光未死時上書曰。「臣兄驃騎將軍去病從軍有功、病死、賜謚景桓侯、絕無後、臣光願以所封東武陽邑三千五百戶分與山。」天子許之、拜山為侯。後坐謀反、族滅、國除。
冠軍
索隱。志屬南陽。
霍雲。以大將軍兄驃騎將軍適孫為侯。地節三年、天子下詔書曰「驃騎將軍去病擊匈奴有功、封為冠軍侯。薨卒、子侯代立、病死無後。春秋之義、善善及子孫、其以邑三千戶封雲為冠軍侯。」後坐謀反、族滅、國除。
平恩
索隱。志屬魏郡。
許廣漢、家昌邑。坐事下蠶室、獨有一女、嫁之。宣帝未立時、素與廣漢出入相通、卜相者言當大貴、以故廣漢施恩甚厚。地節三年、封為侯、邑三千戶。病死無後、國除。
昌水
索隱。表在於陵。
田廣明。故郎、為司馬、稍遷至南郡都尉、淮陽太守、鴻臚、左馮翊。昭帝崩、議廢昌邑王、立宣帝、決疑定策、以安宗廟。本始三年、封為侯、邑二千三百戶。為御史大夫。後為祁連將軍、擊匈奴、軍不至質、當死、自殺、國除。
高平
索隱。志屬臨淮。
魏相、家在濟陰。少學易、為府卒史、以賢良舉為茂陵令、遷河南太守。坐賊殺不辜、繫獄、當死、會赦、免為庶人。有詔守茂陵令、為楊州刺史、入為諫議大夫、復為河南太守、遷為大司農、御史大夫。地節三年、譖毀韋賢、代為丞相、封千五百戶。病死、長子賓代立、坐祠廟失侯。
博望
索隱。志屬南陽。
許中翁。集解。名舜。以平恩侯許廣漢弟封為侯、邑二千戶。亦故有私恩、為長樂衞尉。死、子延年代立。
樂平 許翁孫。以平恩侯許廣漢少弟故為侯、封二千戶。拜為彊弩將軍、擊破西羌、還、更拜為大司馬、光祿勳。亦故有私恩、故得封。嗜酒好色、以早病死。子湯代立。
將陵 史子回。集解。名曾。以宣帝大母家封為侯、二千六百戶、與平臺侯昆弟行也。子回妻宜君、故成王孫、嫉妒、絞殺侍婢四十餘人、盜斷婦人初產子臂膝以為媚道。為人所上書言、論棄市。子回以外家故、不失侯。
平臺
索隱。志屬常山。
史子叔。集解。名玄。以宣帝大母家封為侯、二千五百戶。衞太子時、史氏內一女於太子、嫁一女魯王、今見魯王亦史氏外孫也。外家有親、以故貴、數得賞賜。
樂陵
索隱。志屬臨淮。平原亦有樂陵。
史子長。集解。名高。以宣帝大母家貴、侍中、重厚忠信。以發覺霍氏謀反事、封三千五百戶。
博成
索隱。表在臨淮。
張章、父故潁川人、為長安亭長。失官、之北闕上書、寄宿霍氏第舍、臥馬櫪閒、夜聞養馬奴相與語、言諸霍氏子孫欲謀反狀、因上書告反、為侯、封三千戶。
都成
索隱。志屬潁川。
金安上、先故匈奴。以發覺故大將軍霍光子禹等謀反事有功、封侯、二千八百戶。安上者、奉車都尉秺侯從羣子。行謹善、退讓以自持、欲傳功德於子孫。
平通
索隱。表在博陽。
楊惲、家在華陰、故丞相楊敞少子、任為郎。好士、自喜知人、居衆人中常與人顏色、以故高昌侯董忠引與屛語、言霍氏謀反狀、共發覺告反侯、二千戶、為光祿動。到五鳳四年、作為妖言、大逆罪腰斬、國除。
高昌
索隱。志屬千乘。
董忠、父故潁川陽翟人、以習書詣長安。忠有材力、能騎射、用短兵、給事期門。集解。漢書東方朔傳曰「武帝微行、出與侍中常侍武騎及待詔隴西北地良家子能騎射者期諸殿門、故有『期門』之號」。與張章相習知、章告語忠霍禹謀反狀、忠以語常侍騎郎楊惲、共發覺告反、侯、二千戶。今為梟騎都尉、侍中。坐祠宗廟乘小車、奪百戶。
爰戚 趙成。索隱。漢表作「趙長平」。用發覺楚國事侯、二千三百戶。地節元年、楚王與廣陵王謀反、成發覺反狀、天子推恩廣德義、下詔書曰「無治廣陵王」、廣陵不變更。後復坐祝詛滅國、自殺、國除。今帝復立子為廣陵王。
酇 地節三年、天子下詔書曰。「朕聞漢之興、相國蕭何功第一、今絕無後、朕甚憐之、其以邑三千戶封蕭何玄孫建世為酇侯」。
平昌 王長君、集解。名無故。家在趙國、常山廣望邑人也。衞太子時、嫁太子家、為太子男史皇孫為配、生子男、絕不聞聲問、行且四十餘歲、至今元康元年中、詔徵、立以為侯、封五千戶。宣帝舅父也。
樂昌
索隱。表在汝南。
王稚君、集解。名武。家在趙國、常山廣望邑人也。以宣帝舅父外家封為侯、邑五千戶。平昌侯王長君弟也。
邛成
索隱。表在濟陰。
王奉光、家在房陵。以女立為宣帝皇后、故封千五百戶。言奉光初生時、夜見光其上、傳聞者以為當貴云。後果以女故為侯。
安遠
索隱。表在愼。
鄭吉、家在會稽。以卒伍起從軍為郎、使護將弛刑士田渠梨。會匈奴單于死、國亂、相攻、日逐王將衆來降漢、先使語吉、吉將吏卒數百人往迎之。衆頗有欲還者、斬殺其渠率、遂與俱入漢。以軍功侯、二千戶。
博陽
索隱。表在南頓。
邴吉、家在魯。本以治獄為御史屬、給事大將軍幕府。常施舊恩宣帝、遷為御史大夫、封侯、二千戶。神爵二年、代魏相為丞相。立五歲、病死。子翁孟代立、為將軍、侍中。甘露元年、坐祠宗廟不乘大車而騎至廟門、有罪、奪爵、為關內侯。
建成
索隱。表在沛。
黃霸、家在陽夏、以役使徙雲陽。以廉吏為河內守丞、遷為廷尉監、行丞相長史事。坐見知夏侯勝非詔書大不敬罪、久繫獄三歲、從勝學尚書。會赦、以賢良舉為揚州刺史、潁川太守。善化、男女異路、耕者讓畔、賜黃金百斤、秩中二千石。居潁川、入為太子傅、遷御史大夫。五鳳三年、代邴吉為丞相。封千八百戶。
西平
索隱。表在臨淮。
于定國、家在東海。本以治獄給事為廷尉史、稍遷御史中丞。上書諫昌邑王、遷為光祿大夫、為廷尉。乃師受春秋、變道行化、謀厚愛人。遷為御史大夫、代黃霸為丞相。
右孝宣時所封
陽平
索隱。表在東郡。
王稚君、集解。名傑。索隱。漢表名禁。家在魏郡。故丞相史。女為太子妃。太子立為帝、女為皇后、故侯、千二百戶。初元以來、方盛貴用事、游宦求官於京師者多得其力、未聞其有知略廣宣於國家也。
索隱述贊。孝武之代、天下多虞。南討甌越、北擊單于。長平鞠旅、冠軍前驅。術陽銜璧、臨蔡破禺。博陸上宰、平津巨儒。金章且佩、紫綬行紆。昭帝已後、勳寵不殊。惜哉絕筆、褚氏補諸。